|
聊城市清华园高级中学校服采购方案聊城市清华园高级中学校服采购方案
一、采购目的 校服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还能避免学生在穿着上产生攀比心理,营造平等、和谐的校园氛围。为规范我校校服采购工作,保障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确保采购的校服质量安全、款式适宜、价格合理,特制定本采购方案。 二、采购原则 (一)公平公开原则 采购全过程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采购信息、采购流程、采购结果等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接受各方监督,杜绝暗箱操作。 质量优先原则:将校服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如 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对校服的面料成分、色牢度、甲醛含量、PH 值等指标进行把控,确保校服安全、舒适、耐用。 (二)自愿参与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校服采购不强制要求学生购买,由学生和家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选择,学校不得干预。 经济合理原则:在保证校服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采购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使校服价格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大多数家庭的承受能力,避免价格过高增加家庭负担。 三、采购范围与数量 (一)采购范围 本次采购校服涵盖我校高一新生,包括不同性别学生所需的校服类型,具体分为夏季校服。夏季校服以透气、吸汗的面料为主,款式可设计为短袖 T 恤搭配休闲长裤。 (二)采购数量 根据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进行统计,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校服(用于学生校服损坏、丢失后的补购),具体数量如下: 高一:513人,夏季校服 513套。 四、采购流程 (一)成立采购工作小组 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校服采购工作小组,其中家长代表应通过各班家长委员会推荐产生,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采购工作小组负责统筹校服采购工作,包括确定采购方案、筛选供应商、组织款式投票、监督采购过程等。 (二)确定校服款式与面料 采购工作小组收集市场上主流的高中校服款式和面料信息,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学生的穿着需求,初步筛选出 3-5 套不同风格的校服设计方案。 将初步筛选后的校服款式和面料样品在学校公示栏、学校官方网站及家长群进行展示,同时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投票。投票方式采用线上投票(通过学校官方平台)和线下投票(在学校指定地点设置投票箱)相结合,每位学生和家长各有一票投票权。 采购工作小组根据投票结果,确定最终的校服款式和面料,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收到异议,采购工作小组应及时进行核实和处理。 (三)筛选供应商 发布供应商征集公告: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当地教育部门指定平台等渠道发布校服供应商征集公告,明确供应商的资质要求(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含服装生产或销售、具备相关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检测报告、近 3 年内无不良经营记录等)、报名时间、报名材料要求等。 审核供应商资质:采购工作小组对报名的供应商提交的资质材料进行审核,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业绩证明等,筛选出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 (四)组织报价与谈判 向候选供应商发出报价邀请书,明确校服的款式、面料、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售后服务要求等,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报价文件。 采购工作小组对供应商提交的报价文件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价格、质量承诺、交货周期、售后服务方案等。在评审过程中,如发现报价文件存在疑问,可要求供应商进行澄清和说明。 对于报价合理、质量承诺可靠的供应商,采购工作小组组织进行谈判,进一步协商价格、质量保障措施、售后服务等细节,争取获得更优惠的采购条件。 (五)确定中标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根据报价评审和谈判结果,采购工作小组综合确定中标供应商,并将中标结果在学校官方网站、当地教育部门指定平台等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3 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 学校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校服采购合同,合同中应明确校服的款式、面料、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验收方式、付款方式、售后服务条款、违约责任等内容,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明确界定。 (六)校服生产与验收 中标供应商按照采购合同的要求组织校服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购工作小组可定期到生产场地进行监督检查,了解生产进度和质量情况。 校服生产完成后,中标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将校服送达学校指定地点。学校组织采购工作小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对校服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校服的款式、面料、尺寸、质量(如是否存在破损、色差、异味等)、标识标签(如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标识要求)等。 验收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报告;如验收不合格,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或重新生产,直至验收合格。 五、价格与付款方式 (一)价格确定 校服价格根据采购数量、面料成本、生产工艺、运输成本等因素,通过与供应商谈判确定,确保价格合理、透明。价格确定后,在采购合同中明确标注,同时向学生和家长公示,接受家长监督。 (二)付款方式 学校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后,依据甲乙双方约定, 货款结算日期为不晚于2025 年 9 月 15 日 。甲方应自上一个结算日起至本货款结算日期之间产生的货款,包括已交付货物和正在生产的货物款项,按照 100%货款总额结算给乙方。 付款方式采用银行转账,供应商需提供合法有效的发票。 六、售后服务 中标供应商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合同约定的售后服务期限内(不少于 1 年),对校服出现的质量问题(如面料破损、缝线脱落、褪色等)提供免费维修、更换服务。 供应商应在学校设立售后服务点或指定专门的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处理学生和家长的售后服务咨询、投诉和需求,确保在收到售后服务请求后的 24 小时内给予响应,7 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因身材变化、校服损坏或丢失等原因需要补购校服的情况,供应商应提供便捷的补购渠道和合理的补购价格,补购周期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 七、实施与监督 (一)实施步骤 1.筹备阶段(第 1-2 周):成立采购工作小组,制定采购方案,发布供应商征集公告。 2.款式与面料确定阶段(第 3-4 周):筛选校服款式和面料样品,组织学生和家长投票,确定最终款式和面料并公示。 3.供应商筛选与谈判阶段(第 5-7 周):审核供应商资质,实地考察供应商,组织报价与谈判,确定中标供应商并公示。 4.合同签订与生产阶段(第 8-12 周):签订采购合同,支付预付款,供应商组织生产,采购工作小组监督生产过程。 5.验收与交付阶段(第 13-14 周):校服送达学校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给学生,收取校服费用(由家长自愿缴纳),支付剩余款项(扣除质量保证金)。 6.售后服务阶段(长期):供应商提供售后服务,学校监督售后服务质量。 (二)监督机制 1.内部监督:学校成立校服采购监督小组,由学校纪检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负责监督采购工作小组的采购行为是否符合采购方案和相关规定,确保采购过程公平、公正、透明。监督小组有权查阅采购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对采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2.外部监督:将校服采购的全过程信息(包括采购方案、供应商信息、中标结果、校服价格、质量标准等)在学校官方网站、当地教育部门指定平台等进行公开,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对收到的举报信息及时进行核实和处理。 3.质量监督:学校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采购的校服进行抽样检测,检测费用由供应商承担。如检测结果不合格,要求供应商立即停止供应,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将检测结果向当地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八、应急处理 (一)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如供应商因不可抗力或自身原因无法按时交货,应及时向学校书面说明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与供应商协商调整交货时间;如供应商无法在调整后的时间内交货,学校有权解除合同,要求供应商退还预付款,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同时启动备用供应商采购程序,确保校服按时供应。 (二)校服出现质量问题:如在验收过程中或学生穿着过程中发现校服存在质量问题,学校应立即通知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或重新生产。如供应商拒绝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学校有权解除合同,要求供应商退还已支付的款项,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组织重新采购,确保学生正常穿着需求。 (三)家长或学生对采购工作有异议:如家长或学生对校服采购工作(如款式、价格、质量等)有异议,可向采购工作小组或监督小组提出书面意见。采购工作小组或监督小组应在 5 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和回复,对合理的异议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确保采购工作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